大凉山彝族漆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彝族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瑰宝。彝族漆器的制作工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提炼,具有独特的技艺和工序。
首先,选材是制作彝族漆器的第一步。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为制作彝族漆器品质的原木主要是格尼(桦槁树)和索玛(杜鹃树之一)。格尼木料用于制作大餐具,索玛木料用于制作小餐具。彝族漆器的原料采伐一般在冬季进行,砍伐后的木料要在树林里自然阴干,次年冬天才能投入制作。
其次,彝族漆器的粗坯制作分为野外制作和室内制作。野外制作是将木料直接在储藏地点制作粗坯,室内制作则是将木料运回室内制作粗坯。粗坯的制作是通过刀斧将原木砍削成形,分为库祖和艾持两大类。库祖类包括木质汤钵、高脚菜盘、木碗等器皿的粗坯,艾持类主要指的是大锅勺、小汤勺等用品的粗坯。
粗坯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粗坯的储藏。这是制作漆器质量的关键环节,一般是将粗坯埋在地里,上面堆积农家肥进行发酵,埋藏时间一般在100天左右。经过这样的处理,制成的漆器具有不易变形、不易裂开、经久耐用的特点。
然后是细坯制作,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制作漆器具体形状的过程,一般在传统工场里完成。制作漆器的工场通常设在住房附近,使用传统的机械工具进行制作,包括木架和皮带等。师傅坐在木架板上,通过活塞式固定粗坯,利用旋刀对粗坯进行削减和加工,制成原木色器皿,为接下来的漆绘做准备。
漆绘是彝族漆器的独特之处,彝族漆器只有黑、红、黄三种颜色。黑色颜料是从漆树上采集的土漆,漆树主要生长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二坝山区;红色颜料是银朱,彝族漆器制作户主要从广东购买;黄色颜料叫石黄,产自云南省下关地区。漆绘工具包括黑漆笔、黄漆笔、红漆笔、打点笔和颜料瓶。
漆绘完成后的彝族漆器需要进行储藏和阴干。一般建在房前屋后的储藏室中,将成品漆器平放其中,以石板密封严实,防止透风和漏雨。彝族漆器的阴干时间较长,一般要在储藏室中放置一年以上才能投入使用和出售。
大凉山彝族漆器通过独特的工艺流程和漆绘技法展现了彝族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瑰宝。彝族漆器的制作工艺融合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每一个工序都经过精细的规划和繁复的操作,使得彝族漆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该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弘扬彝族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